美聯儲寬鬆效果不明顯,經濟還能續命多久?
關鍵字:美聯儲寬鬆效果不明顯
當前很多分析師都認為全球現代經濟體現正處於崩潰邊緣,主要原因是債務的邊際作用正在崩潰,目前需要更多債務才能刺激經濟增長,同時每次出臺新的寬鬆政策,其邊際作用都在下降,容易導致惡性通貨膨脹。
“當前量化寬鬆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比之前的量化寬鬆行動要慢”,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每增加1美元,M1貨幣供應量就增加約0.32美元,相比之下,第一和第二輪量化寬鬆分別增加了0.96美元和0.74美元。
在2008年,次貸危機引發了經濟危機。正如三藩市聯儲最近的一項研究所示,當時R *進入負值區域。美聯儲可以降低利率,但是受到了不能跌破零利率的限制。
但是在2008年至2009年美聯儲的回應速度較慢。因為在經歷了嚴重的違約之後,量化寬鬆政策直到2008年11月下旬才宣佈,這導致近一萬億美元的債務受到違約的影響,不過得益于量化寬鬆措施使得實際違約得以避免。
我們瞭解了美聯儲導致貨幣政策失效的原因——因為量化寬鬆似乎正經歷著收益遞減,這可以從金融危機後連續幾次量化寬鬆中的超額準備金與M1之間的相關性下降來證明。
量化寬鬆政策(和貨幣政策)通常被稱為“從未來借款”。但是,只有少量的未來消費可以通過貨幣政策拉入當前時期。這可能適用於耐用品的消費,但是因此產生的消費需求無法為公用事業帶來足夠的收益。
貧富懸殊加劇了邊際消費效用減少的影響。量化寬鬆政策往往會抬高金融資產的價格,使擁有資產的人變得更加富有。大量的量化寬鬆貨幣最終落在富人手中,富人的消費方式不太可能隨著財富的近期增長而改變。
最後,貨幣政策的關鍵在於預期。通脹與通脹預期之間的高度相關性表明,通脹是自我強化的。在量化寬鬆政策出臺前後,人們曾預期,它可能導致通脹失控。在經歷了多輪量化寬鬆政策而沒有大幅推高通脹之後,人們可能已經普遍認識到,量化寬鬆不太可能導致通脹,因此現在消費的動力略有減弱。
本文來源: 大田環球貴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