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幽沃:歐洲內部分崩離裂 美國趁機巧取豪奪
近年來歐洲風險事件頻發,從英國公投“脫歐”作為啟幕,緊接下來的法國、英國、德國以及義大利的大選都受到了民粹主義的熱潮影響,結果都不盡人意。英國、德國和義大利的大選獲勝的一方似乎比較安穩,但取得議席都未能達到控制議會的水平線,出現了“懸浮議會”的現象,令歐盟內部產生更多不穩定因素。
德國大選顯露歐洲風向
作為歐洲最強經濟體的德國在本次大選上未能獲取最好的結果,默克爾所在政黨雖然以33%得票率位居第一,但未能取得超過50%的得票率令默克爾需要找到合作黨派實施單獨執政的權利。本次德國大選上極右翼黨派崛起得票率高居第三位,獲得資格首次進入議會,在某一意義上成為最大贏家。
從結果來看,本次影響德國大選的最大因素應當默克爾為了彌補勞動力拍板的“接收難民政策”。在該政策實施後,大量難民湧入歐洲各國,德國政府需要大量撥款生存保證金給予難民,並且居無定所的難民令德國治安變差,德國民眾久而久之對其產生厭惡感。從而在本次大選上把自己的選票投於極右翼黨派,寄望能改變現狀。
在歐洲其他各國近期事件中顯示也有類似情況,“英國脫歐”實質為民眾階層對精英階層令到的不滿;“法國大選”史上最年輕總統馬克龍當選實質為想通過年輕政客帶來法國改變;義大利大選最為明顯,短時間內成立的“反移民+反歐盟”五星運動黨得票率最高,民粹主義顯示得淋漓盡致。
歐盟內部恐將分崩離裂
歐盟經歷大選年後將正式面臨與英國分手的談判與實施,英國作為歐盟組織內第二大經濟體,該國的退出無疑會成為對歐盟的重大打擊。從時間表上來看,在2018年10月將結束談判,2019年3月英國將正式脫歐。在現時來看談判還剩一年時間,英國與歐盟在不久的將來將會徹底“分手”。
石頭在水中水會起漣漪,英國成為史上第一個脫歐國家,意味著脫離了德國工業的控制。事實上來說,歐盟實質的是能夠讓德國工業榨取其他成員國的工具,如希臘在以前擁有自己的民族工業,但是加入歐盟之後基本經歷了去工業化過程。
在此看來,德國內部尋求轉變,歐盟其餘成員國則需要擺脫德國的控制,意欲通過選出新的執政黨脫離歐盟。
美國多重政策收割全球
在中國發展遇阻與歐盟內部混亂的情況下,美國股市節節攀升,特朗普瞄準時機推行稅改法案落地,稅改對國際資本流動會產生較大影響。再加上縮表和聯儲加息的影響,跨境資本將回流美國。
此前,特朗普更是宣佈提高徵收鋼鐵和鋁的關稅引起全球動盪,多國對美國警告發動貿易戰的危害。在對美出口的鋼鐵和鋁都不算巨頭的歐盟抗議最大,歐盟委員會擬將考慮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
結語:
在全球主要經濟體面臨各自憂患的情況下,美國利用美元作為全球貨幣體系最重要的一環的優勢,通過加息、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縮減與稅改等手段吸引資本回流,從而收割全球資本市場。
意味著全球寬鬆的時代即將結束,各國將要在緊縮貨幣政策的時代內,奪取剩餘的資本。
本文來源: 大田環球貴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