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投资互联网的故事
关键词:李嘉诚投资互联网的故事
2006年9月7日,一个不太显眼的投资行动悄悄完成,李嘉诚的航母旗舰:长实(001HK)和和黄(0013HK)抛售了一家美国互联网公司22%的股份,变现3.04亿美元现金。一次性抛售持股量的7成股份,显示长实和黄的态度。
5年多来,李氏在网络投资领域一直在寻找他擅长,但又没有方向的商业模式,他依赖亚洲式的成本控制方式获得间断的利润回报,但他一直在一场赌博中彷徨:哪里是安全的彼岸?哪里可以找到成熟可靠的经营策略?他要赌新经济的未来,这一点不像70多岁老人的行为。
事实证明即便是“超人”,也有难言之隐:在外界盛传,李氏财团大赌3G通讯市场深陷泥潭,此时的大手抛售互联网股票,也被扯上关系,有人说这是为了脱困。
这家网络公司叫Priceline.com(PL),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长实和黄(长和系)是它的控股性股东,专门做网上定飞机票、预订酒店、租车、邮轮、假期安排,本身业务很普通,只是搬上了网络。但经营方式有意思:由你定价,由你自选,完全的互动折扣销售方式。
这个故事有美式硅谷风格,极富创造性、而且很成功获得市场,一度市值超过100亿美元,股价飞升到160多美元,但也很令人忧虑,因为在李超人入主之前,他没有挣过一分钱利润,而是大把大把花钱,直到被华尔街财经分析员已经打上“死亡标签”,称之“无药可救”,股票狂泻到2美元的时候,一切才开始回复真实世界。
李超人再次上演绝佳财技和独到商业眼光,在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碎之际,低价7000万美元拿下,之后全力低成本经营,虽然经历“911”等多次大风大浪,但老江湖尽显商业本能,作出连续2年多盈利2.4亿美元的佳绩,股价高升至每股34.16美元,才突然出手变现3.04亿美元,快进快出,出手干净利落,兵不血刃,雁过无声,一个另类的李姓资本家风格。
JayWalker的梦想之作
回到1991年,我们来认识一个叫JayWalker的美国猛人,当年他36岁,他崇拜一个人:爱迪生。他说爱迪生的1063件发明获得专利权很了不起,但却没有为他带来超级财富,身后只剩1200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3亿美元)遗产。这太不正常了。他认定聪明人应该大富大贵。
JayWalker成立了一家叫WalkerDigital的知识产权实验室,他纠集一批律师和专家,开始研究一些商业模式,每次发现好主意,他都会出资购买,或者全力拥有,然后呢?他把这些生意方式、商业经营策略注册成为专利,独家拥有,不许别人染指。
这一方式有些霸道,但郑重知识产权的环境下,这一商业模式颇为成功,JayWalker注册拥有了12项专利,带来不少商业回报。他不断申请了240项生意专利,是个典型的另类狂人。
1998年,他拿出“由客户订价,由客户自选”的2项专利成立了PRICELINE.COM,第一个商业计划就是:网上订机票、订酒店,由客户出价,再经过网络撮合,合适就成交。
JayWalker的设计很特别,他知道有些商品的价值会随时闲变化,比如飞机座位,越接近起飞时间,越贬值,起飞时,空余座位价值为0,所以这里就有潜在机会。但航空公司一般不会主动降价,会影响机票正常销售,通过互联网的点对点,单对单的交易就比较合适,而且,JayWalker采取客户订价模式,你说多少,完全客户自主决定,这一模式是新的,充满诱惑。对客户、航空公司都很有吸引力,是双赢策略。
成立Priceline.com就显得很有独特性,所以1999年第一季度,就卖出19.5万张机票,最高峰一天卖出6000张机票,累计客户130万人。美国的18家航空公司都加入Priceline.com淡季机票销售计划,在高度竞争的北美航空市场,这一模式受到希望提高上座率、提高利润、增加销售渠道的航空公司欢迎,似乎一开始就很成功。
Priceline.com如何挣钱?也很有意思,一般来说,网上订票会比旅行社订票便宜2成以上,Priceline.com一般会把机票最低价加15%再出售,每次成交会向客户收取65元港币手续费,而且,航空公司和酒店还会给5%–10%的佣金,三个渠道都可以挣钱,JayWalker的确了不起,以此来看,这个生意收益相当丰厚,也很有生意机会。
它当然也有弱点:如果没有人点击网页,就等于死亡,如果没有人回头连续使用,也等于死亡。所以,提供不间断的广告和宣传,不断提供优惠,就是一个很大的支出。
成立21个月,1999年3月30日,Priceline.com(PL)在纳斯达克上市,招股价报16元,股票被疯炒,高达162.5元。平均价在130元上下,市值一下子就上到180多亿美元。
这真的是个网络行业才有的神话,虽然,1999年第一季度,Priceline.com销售收入只有4940万美元,亏损1720万美元,但疯狂的投资者想象一个美好的网络未来。他们大额大额买入,他们想象这是未来。而且,专利的保护也给商业经营空间,这类美国式的创业充满了奇思怪想。
聪明的JayWalker一炮走红,成为网络大富翁,他持有49%的上市公司股权,一夜之间,他的身价就达到90亿美元,超过800亿元人民币,真正做到了聪明人发大财。当年,《商业周刊》曾经把JayWalker评为“25位互联网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时年43岁的JayWalker靠头脑挣钱。风光无限,1999年8月他买入第三辆奔驰豪华车,又租用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顶层Windowsontheworld,又斥资750万美元,买了9英亩土地,修建2400平米的超豪华大宅子,搞得邻居街坊投诉。一个新贵诞生,光芒耀眼,熠熠生辉。
[Page: ]
2000年1月,眼光独特的李嘉诚旗舰和黄(0013HK)就看上了这个新的商业机会,他们很快签约,出资2000万美元,各自持股50%,成立HutchisonPriceline.com(HPL),准备带进亚洲,面向26亿人市场,有意思的是Priceline.com(PL)在新公司不持股,只是持有一笔可换股债券,5年内行使,这么做主要是为了不想把亏损记入上市公司,而且,Priceline.com(PL)每年还向HutchisonPriceline.com(HPL)收取知识产权费用。鬼子的确很鬼。
JayWalker很喜欢他的专利生意计划,他还在走脑袋挣钱大计:Walkerdigital公司把专利权授予两家美国公司:在美国纽约和费城地区经营网上杂货零售服务d的Webhouseclub,还有实在亚特兰大地区为客户提供代售二手物品服务的Pricelineperfectyardsale。根据有关的授权条款,Priceline.com有权获得这两家公司的部分股权。投资这些领域,依赖好的主意,这样做生意的方式,全世界都稀罕。
他同时请来在万国寳通银行工作19年的Rickbraddock做Priceline.com(PL)的CEO,JayWalker更像一个设计者,软件构架师,他不擅长日常管理,也不会喜欢刻板的商业活动。我们来看看1999年的业绩,Priceline.com(PL)第一季度营收4940万美元,亏损1720万美元,第二季度收入达到1.116亿美元,亏算1430万美元,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51亿美元,第四季度接近1.6亿美元,1999年全年,Priceline.com营业额接近5亿美元,个个月都在亏损。
因为生意的营业额持续上升,大家都有希望和信心,1999年11月,JayWalker斥资1.25亿美元,大举收购了美国达美航空所持有的Priceline.com(PL)股份。
到2000年第二季度,这门生意已经在3个月内做到3.52亿美元的营业额,亏损也随之下降88%,维持在1170万美元,客户数达到了680万人次。
JayWalker带领Priceline.com(PL)进入日本和大名鼎鼎softbank合作,又卖出5%流通股投资新的经营杂货和汽油拍卖网站WebHouseClub。WebHouse是一间提供网上买卖汽油及杂货的公司,让顾客在7200家商店及6000家汽油站竞投汽油及杂货,此服务吸引逾二百万会员。WebHouseClub亦采用Priceline所标榜的自由订价(nameyourownprice)技术,1999年底开始运作。股东包括LibertyMedia、Vulcan、高盛(GS)、Walkerdigital、JayWalker本人以及数位资深经理人。
这笔生意涉资1.9亿美元,JayWalker和Priceline.com(PL)的风头达到了顶峰。
其实,整体互联网大势已去,在2000年中期之后,一切美好的梦想正在被资本市场、投资者、还有破产的财务报告砸碎,大批网络公司关门大吉。
2000年9月底,Priceline.com预警第三季营收将低于市场3.6亿美元预期,仅为3.4-3.45亿美元,虽然去年同期为1.52亿美元,已经大涨。但其股价还是暴跌41%。跌落到11美元。
到了10月,拥有200万个会员的WebHouseClub突然宣布停业,从事旧货销售的PerfectYardsale也将关闭,Priceline持有两家的巨额认股证可认购公司五成半的股权,这导致很多投资泡汤,Priceline.com(PL)也损失大笔版权税费。Priceling.com股价随即暴跌。10月6日当天收报在5.8美元,跌幅40%,是上市以来最低价。市值更首次跌破10亿美元。Priceline股价从高峰期至今下跌达九成。
倒闭事件,带来对Priceline.com商业模式的质疑,投行所罗门美邦随即将其评级调低。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10月中旬也发表报告,指和黄及Priceline.com组成的合营公司,值降至零。
但和黄发言人表示,仍积极与Priceline.com合作,在2001年初正式在亚洲推出服务。
但,Priceline.com在2000年1月宣布与和黄组合营公司时,股价逾66美元,10个月后已跌九成,市场气氛完全不同。
情况还在恶化,Priceline.com第三季营业额3.41亿美元,低于预期,比1999年同期1.52亿美元上升124%,亏损约200万美元,但九月份机票销售下跌,十月份机票销售再下跌近20%。
2000年11月初,Priceline.com宣布裁减87名员工,涉及员工总数的16%。公司首席财务总监、被财星杂志评选为“最具权势的女企业家”第2名,仅次于惠普科技CEO费欧丽娜(CarlyFiorina)的HeidiMiller也请辞,她2月才从花旗银行投奔JayWalker,现在突然转身离去,加重了网络悲情的气氛。
财务问题开始曝光,股价偏低,但网站仍然扩张海外市场。10月,Priceline.com在英国推出新网页,销售机票,公司希望借打入欧洲市场振点雄风。
2000年11月18日,Priceline.com创办人JayWalker以税务为理由出售208万股,每股作价2.75美元,变现939万美元。
在过去六星期,Priceline.com股份不断遭到股东沽售,其中风险投资基金Vulcan主席WilliamSavoy沽出了9万股,Vulcan持有Priceline.com5.4%股份。另一方面,Synapse集团协办人MichaelR.Leob亦悄悄沽售了7.2万股Priceline.com股份。
12月圣诞节前,Priceline.com旗下的澳洲及新西兰分公司Myprice.com,在未正式启用服务前便被宣布关闭。Priceline.com投资在其中的1500万澳元全部泡汤。
而Priceline.com股价亦创出近一年新低,2000年12月19日收市报1.5625美元,较一年高位104.25美元下跌98%。快到底了。
最终的结果会是如何?投资者和股东会寻找代罪羔羊,Priceline.co创办人兼副主席JayWalker离开公司董事局,12月31日起生效。这个充满异想的另类创业者,回到他的大本营:WalkerDigital,继续他的专利发财生意。
白武士的2001年拯救行动
此时的Priceline.com屋漏偏又逢下雨,在2000年第四季度的业绩报告中,营业额2.2亿美元,但亏损还是很大达到2500万美元。加上重组费用和特殊项目,亏损达到1亿美元。
谁来救这个昔日“网络骄子”,李超人就像“超人归来”,更似那个神出鬼没的蜘蛛侠,突然出现,凌空降落,果断扮演“白武士”,带了支票本,开始他的虚拟新世界之旅。不要忘记,他70多岁哦。
他有着冒险、自信、倔强、好胜性格,这一次介入全球互联网世界,直达美国经济核心地带,直接介入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超人的出牌方式很特别,在风高浪急时候,他远远观望,在风平浪静之时他慢慢靠近,在船破浪涌,危机四伏时刻,他出手了。“人弃我取”他习惯与众不同。
长江实业(0001HK)及和记黄埔(0013HK)在2006年2月16日宣布,共斥资7352万美元(约5.7亿港元),入股美国网站Priceline.com17.54%权益,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协议表明可增持最多至25%。交易完成后,长江实业(0001HK)及和记黄埔(0013HK)各自拥有8.77%Priceline.com股权。
交易涉及的股份数目共3520万股,每股定价2.1美元,比收市价3美元折让30%,其中2400万股为新股,而1120万股则为旧股,创办人JayWalker及其有关人士沽出。微软创办人PaulAllen日前亦宣布沽清手上持有的5.3%Priceline.com股权。
[Page: ]
同步,和记黄埔(0013HK)斥资950万美元认购合营公司HutchisonPriceline.com的可换股票据,若全数换股,和黄在合营公司的权益将上升15%达到65%。长实及和黄亦取得与Priceline.com独家洽谈在日本经营同类型业务的洽商权。
受到香港富商李嘉诚的增持消息刺激,Priceline.co收市价不跌反升17.1%,以3美元收市。而盘后交易再升至3.6美元。
2月下旬,JayWalker停建了他斥资750万美元的2400平米超级豪宅,这栋曼克顿附近豪宅区的巨宅,有8个睡房,12个浴室,3个车房,2个游泳池,酒窖,回旋楼梯及一幢铺有红橡木地板、装有13尺高桃花心木窗框和楼高三层的图书馆。其他设施包括:占地160平米的池边小屋,200平米的壁球场、健身室及桑拿浴室。
3月,两家律师行代表一批小股东起诉JayWalke在1999年把公司上市时,蓄意操纵股价,把股价拉高到162美元。
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的JayWalker,每日工作十二小时,拥有很多奇怪生意思路,他在商界有名气,20年来创新过十多门生意,有失败,有成功,也有已出售的,但最成功的要数Priceline.com。在高峰时期,他的帐面财富高达100亿美元。
一代创业英雄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现在看李超人的手段了,市场对一个商业经验丰富,有很好业绩的人总是报以耐心和期待。而且这个白武士具有不同寻常的亚洲背景。
其实,在商业策略上,马上获得更多的市场回报的确是很难的事。但第一件立竿见影的事,就是砍掉高额成本:Priceline.com逐步裁减34%人手,减少办公室面积7成,推迟新生意扩展,集中在机票、酒店房间、出租汽车的服务。
而且,公司加快回应客户定单时间,从原来1小时减少至15分钟,8成电邮必须在3小时内回覆。
这些策略希望可以提振公司的市场能力,直接提高毛利率。公司随后放出消息说收购后第二季度可能就会业绩大改善。这个消息刺激市场迅速反应。股价大幅造好,收报3.062美元,逆市大升21%。
2001年的首季Priceline.com营运收入跌14%,只有2.69亿美元,但比2000年第四季度大涨18%,亏损上升至1380万美元,较2000年同期1360万美元高,若撇除非现金项目及支出,亏损收窄至625万美元,但比分析员预期好很多,刺激股价一路上升7%。
公司还预期,2001年下半年可录得盈利。第四季收入将可升逾一年前的水平。高盛调高了对Priceline的投资评级,认为Priceline在成本控制方面,有很好的成绩。股价随即急升35%。短短3个月,Priceline.com的股价已经大涨3倍,达到6.59美元。李超人投入的7400万美元,升值至2.33亿美元。账面获利12.4亿港元。
这个生意还真不错,新管理者的犀利风格改变了经营格局,而且,李超人极为擅长运用财技继续推动生意:2001年6月初,长江实业(0001HK)及和记黄埔(0013HK)宣布
行使认购权,再斥资1.09亿美元(约8.5亿港元)增持Priceline.com(PL)股权,每股平均价4.4美元,持股量由原来的17.54%增至30%,成为最大单一股东。增持量比2月协议的最多可达25%还要高,反映长和系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这一举动重磅炸底,在美国纳斯达克飘摇的市场中,吹来一股新风,很多人对网络未来已经投了弃权票,甚至远离纳斯达克,而老江湖总是在别人抛弃的时候,低价检进来很多便宜的宝贝。
增持直接支持股价急升22%,接近7美元。以此计算,长和系购入Priceline.com(PL)30%股权,当日帐面获利2.16亿美元(约16.85亿港元)。
此时,Priceline.com创始人JayWalker持股已经锐减到1490万股,李超人旗下的长江实业(0001HK)及和记黄埔(0013HK)完全控制了这家风雨中飘摇的网络企业。这是李超人的一次跨越太平洋的网络投资行动,他直达美国最核心的新经济市场,也直接推动一家美国土生土长的企业按照亚洲最成功家族的商业理念运营。的确很有看头。
到了2001年8月公布第二季度的业绩,Priceline.com第一次见到了利润,盈利281.6万美元,在这个关键时刻,公司收入达到3.64亿美元,比上一季增长了35%,业务增长显着,一共售出140万张机票,提供68万闲订房服务,增长了57%,汽车租赁天数有92.2万,也大涨1.15倍,新增103万客户,令客户总数上升至1090万名,销售旅游产品数目达300万个,最关键的是,新管理层大减营运支出,较2000年同期已减少16%。这一招最厉害,据说节省的开支超过7000万美元,利润滚滚而来。
市场对亚洲人的铁腕治理报以欢呼,股价也应声涨了11%,收在9.9元,最高达到10.35美元。
此时的Priceline.com(PL)面目全新,生龙活虎,气势如虹,在李超人手中才半年就大变身。手头持有现金1.65亿美元,流动资产大道2.1亿美元。股价也大翻身,重回到10美元的位置。当然,半年前,长江实业(0001HK)及和记黄埔(0013HK)以30%的现价买进Priceline.com股权,也因此发了一笔横财,帐面净赚逾4亿美元。
消息传到香港,香港媒体说《Priceline扭亏李超人神话再现》,崇拜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激励了香港股市投资人,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的香港上市股价当日分别上涨2%和3.2%。
但,8月16日,市场爆出长江实业(0001HK)及和记黄埔(0013HK)已经向美国证券委员会递交了10-Q文件申请,即申请把手上Priceline.com(PL)股份出售。他们表示:作为企业标准政策,有需要把其所有投资处于最大弹性境况。但分析人士揣测这是为放弃Priceline.com(PL)铺路。
即刻,Priceline.com(PL)股价大跌16.3%。低至6.3美元。个别股东乘势已经在抛售。后来市场才传开:原来是持股5.4%的达美航空试图收购长江实业(0001HK)及和记黄埔(0013HK)持有的股权,预计全面收购涉及11亿美元,长和系估计可以套回3.15亿美元。有传闻,这些资金将全数投向李嘉诚全力拓展的欧洲3G流动电话业务。
如果那一刻成功套现,李超人可能会被后人尊为真正的超人,就在20多天后,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遇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纽约陷入恐慌,金融市场也遭遇最严重的打击,股市停市,大批新经济企业暴跌,Priceline.com在911后暴跌40%,9月18日收盘再大跌21.93%,报2.35美元。一周时间6成市值烟消云散。李超人原先的4亿美元账面利润也消失殆尽,还帐面倒亏4000万美元。
9月20日,公司发出第三季度盈利预警,7、8两个月,priceline.com录得营业额共2.45亿美元,估计9月份的营业额只有3500万至5500万元。9月21日,长江实业、和记黄埔撤销于8月初向美国证券委员会递交的10-Q申请,放弃减持priceline.com,他们的态度很明显:不会在股价低迷时贱卖股份。
9月20日、21日、24日连续三天,长江实业(0001HK)及和记黄埔(0013HK)联手在市场上以2.36美元的低价吸纳404.6万股,投入资金只有936万美元。持股比例占到29%。
9月25日、27日,再以2.66元均价在市场购入144.95万股priceline.com,涉及资金301万美元,长江实业(0001HK)及和记黄埔(0013HK)在priceline.com的持股量达到30.4%。
聪明的还不止李超人,全球最富有、最精明的投资客之一沙特阿拉伯王子塔拉勒(AlwaleedbinTalal),亦来凑热闹,他灵敏的鼻子嗅到美元的味道,急急忙忙跑来,拿出4500万美元增持priceline.com,一次购入1196万股,持股5.4%,两大投资者成为商业伙伴。
大鰐频频袭击,priceline.com股价很快升至3.67美元,销售的反弹也恢复很快,接近“911”前的85%。到2001年11月,公布第三季度业绩,营业额3.0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跌11%,但亏损比去年大幅减少98%,只有360万美元。
2001年11月,长和系以4.44元价格再购入313万股Priceline.com,令持股达到31.2%。同年12月,Priceline,与美国在线(AOL)结盟推广业务,刺激股价急升,升幅高达19%,回到6.62美元。
2001年第四季度营业额2.35亿美元,亏损只有130万美元。经营状况趋好。回顾2001年,全年营业额12亿美元,亏损已经大幅减少。
2001年多灾多难,波波折折,李超人率领长和系勇闯泥潭,虽然遭遇911,又遭遇严重网络股灾,但还是玩得惊心动魄,此起彼伏,其实,如果没有人去说这些故事,今天不会有人再去回味,但事件中可以看到李超人的行事风格、财务策略,对上市公司的财技演出,游刃有余的回购、增持方式,还有就是犀利、毫不留情的购并后期财务管理风格,节省成本、大幅压缩开支,全力保证盈利空间的果敢决心。
这些平日被广为传播、但又模模糊糊的风格,在短短一年的priceline.com购并案中,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晰,也领略到一个庞大企业在每一个商业案例上的态度,我们可以相信这是保证这个家族企业完成梦想的基础。
[Page: ]
寻找方向2003年终于获利
进入2002年,风轻云淡,世界再次变得开阔,长江实业(0001HK)及和记黄埔(0013HK)把合资企业HutchisonPriceline.com(HPL)带到亚洲,此时,长和系已经持有HPL65%股权,Priceline.com持有余下35%。亚洲计划很庞大,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都是重点市场。
在美国,最困难得时刻已经过去,2002年Priceline.com首季的营业额达到2.62亿美元,纯利润389万美元,公司继续以削减开支为管理方向。
第二季营业收入达到3.045亿美元,纯利润631万美元,开支又削减27%,而且市场的方向也越来越清晰:发展毛利率高的酒店订房业务,廉价机票的毛利太低了。
第三季度,因为航空业萎缩,营业收入大减20%,只做到2.4亿美元,亏损2430万美元。主要为Priceline.com欧洲与亚洲HutchisonPriceline.com作出投资减值拨备2422万美元。
第四季度,营业额继续下降,只有1.99亿美元,亏损741万美元。2002年全年营业收入10.36亿美元,亏损1918.4万美元。这并不算太好,但全球政治和恐怖主义的影响,对网站的机票、旅游产品销售影响越来越大,中东可能爆发战争和恐怖袭击导致旅游服务网站经营如履薄冰。
但,长江实业(0001HK)及和记黄埔(0013HK)没有停步,趁着Priceline.com股价疲软,只有1.85美元,2002年8月斥资600万美元增持Priceline.com大约280万股,持股量从31.4%增加到33.2%。
除了不断增持股份,Priceline.com也开始四出收购,2002年初收购商标、域名服务公司Lowestfares.com。2003年3月,以8500万美元入股北美市场酒店用品供应商Travelweb.com,在酒店服务领域,Priceline.com希望有更大的商业机会。
Priceline.com公布2003年首季的营业额为2.005亿美元,亏损802万美元,若不包括非现金支出,实际亏损只有110万美元,比预期的好,股价回升了37%,乘此东风,2003年6月,Priceline.com宣布上市公司股份6合1,已发行股份数从2.27亿股,浓缩到3750万股。
合并股份可减轻投资者的交易成本,股份数量缩小,每股盈利数字将与同业看齐,方便投资者作出比较。更为重要的是合并股份可吸引机构投资者,因为他们不会投资每股少于5美元甚至低于10美元的股份。合并后的周一,Priceline.com的每股价格显示为25.22美元。关键时候用好财技相当重要。
2003年7月,Priceline.com拿出1000万美元,再次收购一家美国汽车租赁网站Rentalcars.com。
据称Rentalcars每月有30万名访客,2002年帐面预订汽车价值约达1000万美元。在加尼福利亚州、佛罗里达州、纽约州、夏威夷、拉斯维加斯等地方提供租赁汽车服务。
《彭博通讯社》引述电子商贸顾问公司首席策略师KenOrton的分析指出,网络旅游服务市场正在整合中,Priceline.com不收购别人,就会被别人收购,他估计该公司有意并购有庞大客流量的同业。
7月公布2003年第二季度业绩,Priceline.com纯利770万美元,上升22%,营业额也超过2.4亿美元,股价升幅超过3成,公司的市值也接近100亿元。乘股价高昂之时,长和系开动抽水机,发行1.25亿美元可换股票据,一口气集资10亿港元。
有意思的是,当时公司没有负债,有手头现金和证券组合总值近12亿港元,发行巨额可换股票据集资很突然,引起业内人士揣测Priceline另有所图。难道是预谋大收购?
2003年8月中旬,和记黄埔(0013HK)行使可换股票据及认购新的认股证,增持双方合营的HutchisonPriceline股权,从65%直达85%。美国Priceline.com持股降为15%。
第三季度,营业额2.43亿美元,纯利润达到970万美元。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8亿美元,利润220万美元。
盘点2003年全年,营业收入8.64亿美元,下降13.9%。税后盈利1072万美元、受到业绩转好刺激,股票涨4.54%,收报21.4美元。
公司解释,营业额下降仍然扭亏为盈,原因是经营支出由原来3850万美元降至2990万美元,减少22%。网络销售边际利润由15.5%增加至17.7%。
所以虽然机票预订销售额下跌18%至3.99亿美元,但酒店房间预订增加37%、汽车租赁更大幅增长62%。
终于,在2003年,Priceline.com的经营获得了年度纯利,他摆脱了互联网企业的长期亏损窘境,进入正常企业的发展大道,这不仅是个商业上的利好,更证明了李超人“人弃我取”的高明,也证明JayWalker的商业模型设计是有可行的。
经历李超人团队2年的努力,尽管风大雨大,但还是在竞争季度激烈的北美市场站住了脚,据称,Priceline.com排名同行业第五,不算好,也不算差,不过它是在亚洲也扎根的唯一一家。而且,这种以美国为市场,亚洲方式经营的商业格局,本身能存活,壮大,赚钱,就是奇迹了。
2004年的生存之道不断赚钱
时间很快,进入2004年,网络市场的方向依然没有新的突破,依赖网上定购的商业方式,间断获得商业利润,而,亚洲式的压缩运营开支是Priceline.com获利的奥秘。但这已经不是可以长远支持的法宝。
专业机构PhoCusWrightResearch调查表明,全球网上旅游服务市场从2003年开始突飞猛进,尤其是亚太地区估计成长近75%,规模已成长至47亿美元。调查发现仅仅香港一地,游客上网订购即大幅成长50%。PhoCusWright预测,2004年亚太地区网上旅游服务市场规模可望达80亿美元,全球网上旅游总消费额将达200亿美元,美国仍将是全球最大网上旅游服务市场,占24%,亚太地区预料占10%。
这份报告显示的未来似乎在决定Priceline.com的走向,在美国,它无法占据前三位市场,但在亚洲,他也开始面对囯泰航空为首礬?0多家航空公司组成的ZUJI.COM的竞争,增长的空间到底在哪里?
2004年5月Priceline.com公布第一季业绩,营业额2.241亿美元,增长12%。盈利510万美元。
利润不错,但两大股东长江实业(0001HK)及和记黄埔(0013HK)已向美国证交会申请出售最多1000万股Priceline.com股票,按当日市价24.87美元计算,李系公司套回现金2.487亿美元。证券界人士估计,若然成功出售这批股票,预计帐面获利最少1.21亿美元。这批股票相当于持股量的27%,长和系在Priceline.com的持股会降到7.16%。
Priceline.com公开表示,允许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及长江实业公司出售他们在Priceline.com中所拥有的股份,时间期限为两年。Priceline的CEOJeffreyBoyd暗示这样做符合他们此前签订的合约权力及市场规定。这也是李嘉诚第二次要求出售他在Priceline中的股份。
但随后的和黄发言人又声明:Priceline为长线投资,目前没有计划出售股权,而有关登记只是一般正常程序,并非意味有意减持股权。
同时,Priceline宣布以2080万美元,收购旅馆订房网站Travelweb.com的71.4%股权,在Travelweb持股增至85.7%。Travelweb网站是美国几大连锁旅馆业者包括希尔顿、MarriottInternational、StarwoodHotels、InterContinentalHotelsGroup及凯悦饭店等合资成立。
公司行政总裁JefferyH.Boyd指出,已收购的Travelweb.com等零售业务表现强劲,公司营业额增幅由早前估计的5%提高至9%,带动毛利上升高达32%至34%。消息利好之下,Priceline.com再发可换股债券,集资7500万美元,票据到期日为2025年1月,
2004年9月,Priceline.com进军欧洲市场挥舞购并大旗,斥资1.61亿美元现金,收购英国网上酒店预订服务公司ActiveHotels.com。ActiveHotels2003年第一季开始盈利。最近一年的营业额达到2200万美元,增长迅猛。
Priceline.com公布2004年第二季业绩,营业额2.594亿美元,录得纯利114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768.9万增长48%。
第三季度,营业额维持在2.34亿美元,纯利润930万美元,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大减,只有1.95亿美元,但利润还保持在500万美元。
2004全年,.com经营继续向好,业绩漂漂亮亮,总计获得3000万美元纯利润,大升1倍;营业额由8.637亿升至9.144亿,看得出来,李超人的团队在成本控制、发展高毛利业务、拓展新市场的策略见效了。
2005年,Priceline.com没有大风大浪,一切好象走上正轨,挣钱已经是顺理成章的事。
第一季度营业额2.23亿美元,利润410万美元,公司开展大规模的促销计划,送礼物,机票买一送二,给女性特别优惠等等,在某些航綫,机票价格极为诱人,也提供跨越美洲、欧洲、亚洲的服务。
他继续进军欧洲市场,2005年7月,公司以现金1.33亿美元收购荷兰的酒店房间预订网站BookingsBV。Bookings成立于1996年,为欧洲多个主要城市的连锁酒店提供服务。预计2005年全年,Bookings的旅游预订额达2.25亿美元,增长1.1倍;纯利料升1倍至2500万美元。Priceline.com说这些收入将记入全年业绩。
良好的经营策略推动企业不断盈利,2005年第二季度,Priceline.com收入达到2.67亿美元,利润有1240万美元。第三季度收入升至2.588亿美元,利润高达1.716亿美元(包含一笔1.6亿美元的非现金税项收益)大涨16倍。第四季度。营业额保持2.04亿美元,纯利379万美元。
2005年全年营业收入9.6亿美元,纯利润高达1.91亿美元。Priceline.com是个回报率相当不错的上市公司。此时,股价稳定在25美元以上。
2006年第一季度,为了扣除荷兰网站收购的分摊成本,Priceline.com亏损100万美元,不计扣除,网站还盈利760万美元。第二季度,公司收入在3.07亿美元,盈利达到1250万美元。股价猛涨14%,达到30美元了。
很多投资者会在2006年上半年看好Priceline.com,半年盈利1155万美元,9个月内,股价涨了50%。这已经是只基金爱股了。
买出股份5年获利回报2倍
持续的利好和稳健盈利,让Priceline.com变得很快活,这个多灾多难的美国婴儿已经渐渐长大成人,在一个远道而来的亚洲爸爸的严格管教下,已经有了强悍的生存能力,包括创造个性,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用真实的方式去成长,而且文化夹杂不同的背景,这个孩子一定很不同寻常。
不过,谁也没有想到,2006年9月7日,亚洲爸爸说他要回去救起他的孩子了,他在34.16美元的最近2年最高价位,卖出22%的持股,一次变现3.04亿美元,他说:孩子,我很爱你,我还留了9.6%的股份。
这当然是个玩笑,不过,Priceline.com在亚洲的HutchisonPriceline,李超人还看好其发展未来,这是个尚未开采的金矿,一切都是方向明确的。
从2001年12月7400万美元入主HutchisonPriceline开始,长和系在2001年6月增持,花了1.09亿美元,在2001年9月再斥资1300万美元增持,201年11月份,再以1300多万美元增持,2002年8月斥资600万美元增持Priceline.com,持股量最高接近34%。
在Priceline.com上,李超人直接投入超过2亿美元,最近3年半的Priceline.com经营利润总计2.5亿美元左右,长和系可以分享的3成收益接近7000多万美元,实际现金收益不超过3000万,并不多,但出售股权一次收益超过3.04亿美元,其余的9.6%市值接近1.5亿美元。
这也算是一笔好买卖。5年多时间的一个投资故事,回报率是多少?2倍?多吗?其实不管多少,和李超人庞大的企业收入比起来,这一块是个小虾米,和记电讯3G业务,一下子就亏损183亿港元,在美国辛苦5年,挣来的25亿港币,垫底都难。
但,这个投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如果要做好一个企业,只有一个办法,找到自己的方向,做好自己的功课,绽放自己的光芒。
和JayWalker相比,一个是梦想家,商业怪才,一个是沉默者,商业天才,他们没有互补的可能,擦肩而过之时,各自都闪了光,李超人把一个已经破烂的商业设计,做成一个漂亮的商业模型,挣到钱,而JayWalker可以继续享受他的梦想带来的世界,的确,没有超人,一切都是空的。
如果是投资客,要学李超人,当然不错,但我们发现超人不太爱使用财技,他喜欢洞察,也喜欢按照自己的判断去做,更喜欢以亚洲家族式商业运营之道,去解决问题,其实,只要做到了,做得好,就是成功之道。
本文来源: 大田环球贵金属
最新内容
Risk Warning
Trading bullion and financial instruments carries significant risks and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all investors, requiring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investment objectives, experience, and risk tolerance. Key risks include market volatility, leverage risks that can amplify gains or losses, liquidity issues that may prevent executing trades at desired prices, and technical failures in online trading systems. Prices fluctuate unpredictably, and past performance does not guarantee future results. CIDT Global Bullion Limited provides general market commentary but does not offer investment advice and is not liable for any losses incurred from reliance on its information, which may change without notice.
Jurisdiction Disclaimer
CIDT Global Bullion Limited's services are subject to local regulations and may not be available in all jurisdictions. Users are responsible for ensuring compliance with their local laws. Services are not provided in regions where they are prohibited by law, under international sanctions, or require licensing that the company does not hold. By using the platform, users confirm they are not in a restricted jurisdiction and accept full responsibility for legal compliance. The company reserves the right to decline or terminate services in restricted areas without prior no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