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美国 香港 日本 瑞士
贵金属投资品牌
你当前所在页面: 大田环球首页 > 新闻资讯 > 投资小故事 > 国际资源争夺中金融战

国际资源争夺中金融战

关键词:金融战

占全世界人口不到四分之一的发达国家,消耗着全球四分之三的矿产资源,而全世界人口多达四分之三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占全球矿产资源消费量的比例却不到四分之一。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国际资源的紧俏,国家之间资源的争斗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不经意间,本属于我们的资源已经装进了别人的口袋。那么,这些国际巨头是通过什么方式剥夺不发达的国家资源的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资源多集中体现于列强间兵戎相见,以“大炮”获取“黄油”是经典写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发展中国家纷纷独立,联合国与《国际法》在名义上得到了普遍的承认与尊重。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在全世界范围确立,市场竞争机制得到广泛认同,发达国家不得不放弃用武力攫取资源的策略,金融战成为他们的首选工具。

为了快速有效地争夺国际资源,国际巨头放弃了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开采权,进而转向了国际资源的定价权与国际标价权。期货市场诞生以来,世界上的各种重要资源都拥有了金融属性。国际巨头们只需通过操控各种资源的定价权和标价权,就可以达到削弱竞争对手的目的。此外,世界各大金融寡头还通过集中于垄断的捷径,在国际资源争夺中强占先机。20世纪70年代以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FID)以新建或“绿地投资”(Greenfield)为主;但是80年代后,跨国并购逐渐增多,到90年代势头更加迅猛;到2000年,跨国并购金额为11440亿美元,占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90%,金融寡头掌控的巨型跨国公司醉心于跨国并购,以获得本国比较匮乏甚至根本就不存在、或者开发成本过高、或者限制开采的资源。由于现代资源类企业在资本结构、组织形式、经营模式等方面日益复杂,因此任何一宗并购没有金融财团、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的资金与技术支持,是无法实现的。

美国政府国防和外交的权利分配形成了一条规律:通常国防部长来自梅隆金融财团,国务卿则属于洛克菲勒石油财团。美国政界不少人把位于纽约市的洛克菲勒总部称做是真正的国务院和影子政府。这个影子政府不断借助国家力量进行金融争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大力利用对外援助协助金融寡头拓展国际资源市场。通过“第四点计划”(point four program,也称技术援助落后地区第四点, 194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就职演说中提出的侵略计划中的第四点,故名。该计划对象是发展中国家,是当时实施于西欧的马歇尔计划的补充),美国逐渐控制了垂涎已久的盛产石油的中东,石油垄断资本借机就获得了400亿美元。1939年美国在中东石油开采额中所占的比例为13.1%,1956年则增加到65%。美国不仅通过对外援助使得石油巨头增加石油开采份额,而且开拓了销售市场。美国政府通过马歇尔计划和其他援助项目,全力协助支持石油公司向欧洲大陆渗透,这种支持是战后美国石油政策的核心。

在金融寡头的积极推动下,美国政府这一方面通过诸多优惠政策,包括提供税收优惠、鼓励进行国际垄断、建立海外投资保证制度、为对外投资提供“基础支持”等,来激励跨国公司攫取海外资源;另一方面,美国耗费巨资建立了多达93中的矿产储备,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在企业商用石油储备外兴建起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战略储备与商用储备相匹配,不仅有稳定市场供应与平抑市场价格的功效,同时也有稳定与增加金融寡头收益的作用。

资本扩张与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资源决战”接近白热化,美国金融寡头从幕后跳到台前。1988年乔治·布什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总统宝座的地地道道的石油类金融寡头,上任伊始就对富藏石油的伊拉克磨刀霍霍,1990年借机发动了海湾站长。时任民主党政策顾问的特德·迪克毫不掩饰地说:“如果海湾盛产海鸟粪,我们决不会向那里调兵遣将。”

2000年老布什之子小布什又入主白宫,包括副总统切尼在内的诸多政要皆于石油行业关系密切,由此美国将石油、金融和政策的关联发挥到极致,因而有媒体称“布什政府血管中流动的是石油”。美国先是利用“9.11”悲情,对中东采取强硬外交政策,拉抬国际油价,而后在国际油价飙升的情势下,却授权能源部将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从7亿桶增至到10亿桶。这一抱薪救火的举措是“答谢”金融寡头对其连任的支持。

 


本文来源: 大田环球贵金属

猜你喜欢:微点差账户 平均点差0.15美元!超低交易成本,绝无中间人利益!

贵金属投资网
QQ客服 在线客服 微信客服